“每家两百万,哪怕只有十家单位买,也是两千万,作为坦克改造的启动资金,也足够了。”
    谢凯说道。
    “这只是针对研发单位吧?机床制造单位可不一样,他们可以直接从咱们手中买系统啊!”
    郑宇成可不同意他的看法。
    “各个单位都想搞出更先进的技术,谁能先搞出来,谁就能获得更多研发经费,搞得慢的肯定会被淘汰。
    各家机床厂,买系统就显得被动了不是?研究单位研究出来,技术交给上级,上级给哪家制造单位,谁敢保证呢?”
    谢凯清楚各个单位间的关系。
    都是国营企业,合作是少不了的。
    谁都想自己单位吃更多的肉,自然也就存在了竞争关系。
    合作中竞争。
    何况目前的科研模式就是上级下达任务,给项目经费,让科研单位研究,研究出来交给上级,分配给生产单位。
    这还是处于计划经济时代的模式,并没有完全转变过来。
    “他们不给钱,上级下令咋整?”
    郑宇成觉得,这小子太阴险了,不过他喜欢这种阴险。
    毕竟是帮基地里面搞钱。
    他突然发现,有点喜欢上谢凯这种死要钱的性格了。
    当然,前提是谢凯要钱的对象不是基地。
    死道友不死贫道嘛。
    “上级怎么可能!
    之前基地各个重点研究项目都被撤走,从而导致基地连工资都发不起。
    咱们基地不等不靠,自力更生,几个月不发工资筹集研发资金。
    其他单位有着项目经费,还想从咱们手中白拿技术,好意思?”
    谢凯撇着嘴说道。
    郑宇成看着他义愤填膺,心中也是有了气。
    上面的领导不会干这样的事情。
    亏得这小子是基地的人。
    两人在郑宇成的办公室密谋了好长时间,一直在总部食堂让郑宇成请他吃了午饭,谢凯才离开。
    下午没事儿干,他也没去教室,直接去了放着59坦克的车间。
    之前一直都没机会好好打量59坦克,即使落后,在新中国成立之后,59式也在陆地上守护着共和国数万公里的边境线,功劳绝对不小。
    看着眼前炮管低垂的坦克,谢凯心中感慨万千。
    要实现终极改造方案,实在是太艰难了。
    谢凯也清楚,在未来,这种性能落后的坦克很难在战场上生存,必须得有更先进的性能,更强的战场生存能力,才能重新焕发青春。
    用钥匙打开舱盖上面的锁,一个人钻进去,坐在落后的坦克里面,开始全面去了解各个位置以及整体布局……
    基地里,红旗机械厂除了少数研发项目团队的人忙得脚不沾地,大部分车间的人依然在等待任务。
    车间里的设备,每天都被技术工人们擦了又擦,一尘不染,戴着白手套摸机床外壳,都不会在手套上留下任何污垢。
    从外观看,很难看出是使用了十多年的加工设备。
    当然,也有车间里的人员聚在一起打扑克,下象棋什么的。
    哪怕地最严厉的车间主任,也都对此熟视无睹。
    没有业务,没有加工任务,大家无所事事。

本章未完,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