12月底,元旦。
    六家快递公司集体挪到北顺城街,毕竟自己有门面房,干嘛租别人的。
    而这六十栋门面房,已经卖掉二十七栋,剩下的,卖不掉就租出去收房租。
    张家的生意又多了一项,物业公司,管理北顺城街的物业。
    这次请来了杨凡生的大徒弟,他那武馆不景气,门徒都收不到几个,生活贫苦,郁不得志。
    这年头流行跆拳道,并且太谷已经开了一家,受年轻人追捧,毕竟可以耍帅嘛。
    这时张志伟手里有了两千万现金,令他唏嘘不已,遥想一年前,还在住黑房子的那段时光……
    接下来的发展道路,张上早已制定好。
    四处买地,将弓长上娱乐城遍地开花,以超市为主,德克士和电影院为辅,先开遍三晋再说。
    当然,在哪开得张志伟先去考察。
    像太谷周边的县市,除了榆次比太谷发展好,其他祁县、文水、榆社,都挺扯淡,经济一蹶不振。
    好多都是山地,像灵石那样“小国寡民”
    ,不成群居,这种地方开大型超市纯粹搞笑,根本消费不起来。
    不过张志伟已经有目标,县里传来消息,刘锋高升了。
    大概是政绩够了?
    将调任晋城,代市长,党组书记。
    反正张家贡献了不少政绩,又是娱乐城,又是商业街,带动太谷经济发展。
    其实不管到哪,有钱的都是大爷,除非六七十年代,吃饭要饭票,买布要布票……只要你裹挟重金,给当地投资,到
    哪个县市都是座上宾。
    刘锋临走前专门约了张志伟一趟,希望他可以去晋城投资。
    就这样,两人一拍即合,你罩我,我给你政绩,互惠互利。
    晋城是地级市,常驻人口两百万,将近太谷的十倍,发展潜力巨大。
    有代市长罩着,只要站住脚,过段时间肯定会去掉代字,有市长撑腰,拿地和各种审批手续简单得多。
    ……
    元旦,朱曦放假,本打算跟张上太原相约,可朱新宁一个电话把她叫了回去。
    其实猪哥知道,闺女对他的煤矿很反感,半点兴趣都没有。
    可是就这一个闺女,能怎么样?
    香烟渺渺,弯弯而上,形如细龙,散发着提神醒脑的芳香,古老八仙桌上,父女相对。
    朱新宁注视亭亭玉立的闺女,小时候粉雕玉琢的模样依稀还在眼前,叹口气说:“你年纪也不小了,爸这些矿总不能
    扔掉吧?”
    “你还这么年轻呢,先撑着呗……等你撑不住了我再上。”
    朱曦心里打着小九九说。
    “已经撑不住了,最近我们跟北边的大国展开多边贸易,要引进天然气,合伙开发金矿,上头还提出个什么新丝绸之
    路的模糊概念,虽然只是试验阶段,却也需要人顶上。”
    “那跟你有什么关系?”
    朱曦撇嘴说,您又不是当官的,可真够为国为民。
    “引进天然气要修管道,得路过那么多地方,纷争少不了,开发金矿得看住地盘,比煤矿的斗争更激烈,正规部队去
    不了那边,只能暗处使劲。”

本章未完,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

.
.